新民晚报:胡焕庸在华师大一村的时光碎片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7-02浏览次数:43

来源:新民晚报 2024年7月2日 16版 新民旅游

标题:胡焕庸在华师大一村的时光碎片



江南梅雨季,湿热难当,从繁杂的中山北路转入华师大一村,穿行在香樟、梧桐、水杉树下,寻找胡焕庸旧居。高校附属的教工宿舍总给人卧虎藏龙之感,似乎一个抬眼低头,就能偶遇各路名家,结识顶尖学人。胡焕庸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华师大名师,从1953年起一直居住在华师大宿舍。

漫谈式教授学术

胡焕庸是地理学家,也是地理教育家,他曾在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1953年调到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开始了他在上海长达4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从那时起,胡焕庸一直住在华师大。

刚到华师大时,学校分给52岁的胡焕庸三间新建的平房。过了几年,又让他们一家住进一栋小洋房的底楼。上世纪80年代,学校给胡焕庸分配了一套一楼的小三房。到了1990年,学校把师大一村440号乙室的一套新房分给胡焕庸,面积有100平方米,有5个房间,连胡焕庸家的老保姆也有地方住了。

华师大一村、二村的建筑历史久远,大多为1951年—1959年沿华师大周边扩建、新建而成。行走其间,感觉旧日并未走远。据说,胡焕庸带研究生博士生,不是系统性地开课,而是经常叫学生去他家,以漫谈的方式跟学生聊学术。每次被请去胡焕庸家的书房聊天,学生们都要作很多准备。胡焕庸问得最多的是你最近有什么想法,最近做了什么,如果没达到他的期待,他就会反复叮嘱学生要抓紧时间。

胡焕庸对孙辈的要求亦十分严格,比如,做作业时一人一套字典,不要互相借。他在房间里踱步,看到谁头太低了,就敲敲桌子。生活方面,胡焕庸过得很简单,早上和中午都是吃面条,下午三四点吃点小点心,晚饭是不吃的。

著名的“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是一条与“秦岭—淮河线”“长城线”并列的中国综合国情顶级分界线,前两条线遵循自然山川或人工建筑,是有迹可循的,“胡焕庸线”却非具象,是横空出世的。“胡焕庸线”上地理形态纷繁复杂,而且这条线的两侧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当悬殊。

1935年,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叫作“瑷珲—腾冲线”。直到1984年7月,美籍华裔人口学家田心源教授到上海拜访胡先生时,提出“瑷珲—腾冲线”早已超越人口地理的范畴,被应用于人地关系所能触及的诸多领域,应该称为“胡焕庸线”。这也是目前所知“胡焕庸线”称呼的肇始,后来广泛出现在研究文献中。其实,胡焕庸在文中提出了这条线,并没有真实画出这条线。直到1989年,胡焕庸和伍理用1982年人口普查和1985年人口统计数据,重新精绘了中国人口分布图、密度图,才将“瑷珲—腾冲线”落实在地图上。从提出这条线,到真正画出这条线,胡焕庸用了整整54年。

徜徉于华师大一村,胡焕庸傍晚时分穿过小区和学生去校园里散步聊学术的画面似乎近在眼前。

文 沈琦华 图 金 晶

周边漫步

大夏大学旧址

地址:中山北路3663号

现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现存历史建筑有群贤堂(文史楼)、思群堂(大礼堂)、生物实验楼和化学实验楼等。群贤堂建于1930年,钢混框架结构三层,立面对称,竖五段布局,中间和两边凸出;入口门廊通高两层,以并列四根爱奥尼克柱支承;方形门窗,窗间墙和转角皆有方形壁柱;平顶设栏杆式女儿墙。思群堂1946年建成,砖木结构一层,清水红砖外墙,有简洁的线条装饰,主入口饰多立克柱四根。生物实验楼和化学实验楼建成于抗战之前,砖混结构二层楼房,东西并列,相距数十米,清水红砖外墙。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地址:愚园路1376弄34号

原亨昌里418号,建于1925年。该弄是先施、永安两大公司合股兴建的砖木结构假三层高级里弄住宅,前后五排共25幢房屋。1927年,党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在这里创刊。如今,一楼为“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展”,二楼为编辑部复原陈列及“星星之火”——中共中央机关报刊文物史料展。


链接地址:http://paper.xinmin.cn/html/xmwb/2024-07-02/16/187839.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