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上海 | 陈宁 赵欢欢:回归和适应线下学习生活(中学生篇)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6-13浏览次数:94

进入6月,本市高三、高二、初三学生返校复学,其他年级学生陆续结束本学期学习,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将进入新的阶段。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滚球体育app最新版教育学院、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上海市公益广告协调中心),共同推出“守护童心 一起向未来”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专题视频和图文指引,帮助未成年人、家长、教师调整情绪状态,增强内心力量,积极创造生活。今天推出第4期:“回归和适应线下学习生活(中学生篇)”。


回归和适应线下学习生活
(中学生篇)

  由于较长时间的居家学习,面对复学返校和回归线下生活,大家既激动兴奋、充满期待,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适应障碍。


故事1:小明近期收到学校的复学返校通知,他表示感到很矛盾,居家学习期间自己虽然有比较强的进取心,但自制力较弱,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想要抓紧时间回到学校,将落下的学习进度赶上来,但同时他又觉得学业压力非常大,回到学校意味着再次进入非常紧张的学习状态,他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担心自己的成绩落后于他人。

故事2:与小明一样,小强也表示感到很烦躁不安。较长时间的居家学习生活,让自己已经习惯目前的舒适与自在,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过多的交流,一想到要复学返校回到线下的学校生活,情绪就很低落,总是感到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提不起兴趣,最近几天更是食欲不振。

  案例中的两位中学生年龄相仿,面对复学返校分别出现比较明显的学习信心不足和情绪困扰问题。青春期的个体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但尚不成熟的阶段,也是情绪困扰多发的阶段。适度的焦虑、紧张情绪,对做好复学准备和自我防护是有价值的,可以更快地帮助大家将自身状态从居家模式调整为上学模式。但是,这样的调整与转换需要耗费一定的心理能量去适应。

  居家学习期间,大家可以以学习名义,无条件拥有电脑、PAD等电子产品的全天使用权,但复学后,电子产品使用受限,线下学习的不适应带来的焦虑会明显增加;居家学习相对宽松,回校之后的生活与学习节奏变快,学习的难度和强度提升,导致出现抗拒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焦虑和烦躁等问题;居家学习使不少中学生习惯用社交软件与同学进行沟通,但返校后不知道如何与老师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再加之以往可能尚存的同伴关系问题和师生关系问题,导致很多负面情绪堆积在心里;另外,在复学前后的这段时间,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容易因为学习和生活琐事与家长频发矛盾。

专家支招

  中学生如何从原本相对放松无序的“居家模式”,转换到稳定有序的“复学模式”呢?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进行调适:

(1)节奏演练,全家收心。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起制定“收心”计划,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让自己“心理复位”。可发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做好心理动员,全家共同做好返校预告,逐步习惯复学氛围。全家调整生活节奏,提前进入学校的生活作息模式。

(2)共商规则,自律安心。居家学习期间,频繁过度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可能引发亲子冲突,导致与家人矛盾的激化。可以与家长协商共同制定使用电子设备的规则,逐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例如,睡前把手机放在客厅、手机调成静音等,养成自律好习惯,请家长协助监督。

(3)线上分享,同伴交心。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分享居家感受、学习感悟与心得、对复学的期待或担忧等等,在沟通中获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为复学后的人际交往预热,提前适应校园的人际环境。

(4)学业量化,自我励心。设定目标,适度调整学习节奏,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时间管理小技巧。例如,设定一个21天可以达到的目标,每周实现一个小目标并进行考核。21天后至少能在三件小事或者一件大事上有所提升,如果完成目标,大家的情绪会更饱满、心态会更笃定。

(5)情绪接纳,积极舒心。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情绪,理解并接纳自己出现的焦虑、担心、恐惧以及烦躁等负面情绪,认识到适度的焦虑紧张是正常的并且具有积极作用。理性认知疫情的正反面影响,积极看待疫情带来的一些影响。

(6)正面暗示,树立信心。经常用肯定句对自己说话,给自己正向积极的引导和心理暗示,例如“我相信我可以的”,提醒自己不要过多关注失败和负面结果,回忆自己以往多次顺利适应的经历,让自己充满信心和勇气,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复学。


作者:

陈宁(滚球体育app最新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欢欢(滚球体育app最新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链接地址:守护童心 | 回归和适应线下学习生活(中学生篇) (qq.com)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