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2年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到21世纪初期转型和撤并,历经百余年的中师教育为我国教师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我国的教师教育已经进入崭新局面,但是中师教育的鲜明特点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重校园师范文化的营造。社会文化会影响教师专业的价值性,师范文化会影响着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而中小学的校园文化会影响着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性。中师教育保持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师学校十分注重师范文化的营造。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到校园文化建设,从课程教学到学校活动,都围绕着中师生师范气质养成而设计。中师学校有着严格的校规校纪,其目的在于能从仪态仪表、言行举止、人际关系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培养中师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校园的空间,布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标语警句,以及教育格言和教育家肖像;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几乎都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密切相关,例如普通话朗读、三笔字书法、演讲和模拟上课等比赛几乎成了各校的常态化竞赛;中师各课程的授课教师也能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建立与延续。
在师范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下,中师生树立以师范技能的提升为荣,以成为一位好老师为傲的价值观,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都彰显“教师范”。师范文化虽然无形,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传递性和同化性,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催化剂和黏合剂。随着我国师范院校的综合化发展,当前的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专有的、封闭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已不多见,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学习和生活相互融合,要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旧有师范院校式的教育文化已不现实。但是,借鉴中师学校的成功经验,我们可在师范生较为集中的场所布置具有师范性的素材,通过举办全校性师范类竞赛、讲座和活动,营造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文化氛围,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
注重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尽管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师生毕业后有着明确的职业去向,但是这种保障性政策并未让中师教育“躺平”,各学校都十分注重中师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培养。除了校园文化的营造,中师学校还通过课程的设置、教学的引领、校内外专题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中师生的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各中师学校几乎每个学期都会组织教师职业认同方面的专题讲座,也会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活动深化中师生的职业认识,稳固专业思想;在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育实习等实践体验活动中,教师也会积极引导,提升中师生的专业情感,使其更具童心和爱心。在校园文化的无形感召和课程教学的切身触动下,中师生对教师职业都有着较强的认同感,毕业生不仅转行率极低,而且职业热情也较高,能在教师岗位上积极努力,追求并捍卫着教师职业的良好形象。
职业认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的动力之源。在信息化时代,师范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更为多元,职业选择也更丰富,倘若未能树立较强的教师职业认同,势必影响未来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投入。各高师院校可从中师教育中获得有益启示,注重对师范生教师专业认同的培养,只有树立较强的职业认同,才能生成较高的职业发展意识。
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阵地,能否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让中师生能在毕业后尽快胜任课堂教学工作,中师教育构建了较强实践倾向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也较侧重中师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类课程和学科类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会适时引导中师生思考理论知识与小学课堂教学的联系,使其能有效内化,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科教学类课程更是中师生学习的重点,针对如何实施恰当的学科教学,中师生往往会对小学的学科教材进行系统深入的解读,并实施高强度的模拟教学训练。各中师学校也都普遍注重学生“三字一话”能力的培养,会对这些能力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毕业的硬性要求中。由于中师学生毕业后大多在本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担任教师,职业定位的明确性和就业区域的一致性,使中师课程更加贴近当地的社会需求。例如农村地区会根据教师缺口大、副科教师较少的特点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型教师,注重中师生音体美基本素质的发展;也会根据当地文化,开设具有较强乡土气息的课程或活动。
此外,中师学校十分注重实践教学,不仅设置了较大比例的实践教学课时,而且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中师学校与各小学、幼儿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师生也经常会被指导教师带入真实教学场域听课,与小学生面对面交流。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全程参与,而且会与中师生共同备课、试课、磨课和评课,这些经历也都会给中师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这种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下,中师生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发展,这也是中师生给用人单位感觉“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和“上手快”的重要原因。如今,职前教师的学术性培养得到了强化,但是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需要从中师教育中获得必要启示,使得教师教育能更加契合社会的现实需求。
中师教育虽然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中师教育的有效性和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对教师的专业也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教育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总结中师教育的宝贵经验,提炼中师教育的鲜明特点,可为当前教师教育提供必要启示,这也是对中师教育的继承和发扬。
(作者系滚球体育app最新版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链接地址:http://paper.chinateacher.com.cn/zgjsb/html/2022-11/16/content_61651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