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网 2024年8月26日
标题:揭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明确翻译研究的自主性——“区域国别文学文化与文明互鉴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举行
夏末秋初,在科尔沁草原最美的季节,众多来自国内外文学界、文学研究界、翻译界的名家泰斗与年轻学子齐聚内蒙古通辽市,举行“区域国别文学文化与文明互鉴研讨会”。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盛会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恒山的主持下,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东海发表开幕致辞。他回顾了内蒙古民族大学66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一代代民大人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安全稳定作出的重要贡献,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建军深入剖析了本次会议的三大价值,揭示了文明互鉴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内涵。他认为,在通辽市这一多民族和谐相处之地召开会议,象征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象征着中华民族区域文化的现代形态。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多元文化融合过程,正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鲜明个案。而众多专家学者站在一个富于多种文化交流互鉴之地,既展现了放眼世界的胸怀,又汇聚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专家学者,为会议注入了多元文化的视角。
(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滚球体育app最新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科负责人朱振武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他指出,区域国别、文学文化、文明互鉴是本次会议的三个核心向度。其中,“文明互鉴”作为关键词,标志着中国学者的学术活动是以双向交流而非单向接受为前提,也说明中国学者在文学文化研究话语问题上的进一步自觉。他以世界文学、非洲文学以及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为例,进一步揭示了世界文学文化的多样性,明确研究的自主化问题:“文学文化研究应该特别注意研究的自主化问题,应该冲决文学文化研究的定式化,努力破除文学文化研究的单一化,努力打破学术话语创新的瓶颈化,努力实现服务国家的当下化,努力形成文学批评话语的自主化和体系化。在学术话语建构方面,努力立足本国文学文化立场,创造自主批评话语和理论体系,均衡吸纳外国文学文化精髓,打破西方话语模式和批评窠臼,建构本国学者自己的文学观和文化观,以图重新建立世界文学文化新体系,重新绘制世界文化新版图。”
文明互鉴主旨下的交流
在主旨发言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以青海国际诗歌节为例指出,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确定了诗歌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消除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沟通的障碍,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他对于中外诗歌交流互鉴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当代中外诗人需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对诗歌源头、发展过程、形式等进行深度对话。第二,当代诗人需确立一种重要的交流通道,进行更广阔的外部交流,找到文明互鉴的最大公约数。第三,中国作家的写作,离不开外国文学学者的研究与翻译。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更需要依靠外国文学学者的不懈努力。
本次大会的主旨发言分为“文学传播与文明互鉴”“诗学思考与文明互鉴”“区域文化与文明互鉴”“国别文学与文明互鉴”和“批评自觉与文明互鉴”五场大会报告。分会场共有九个:“文化反思与文明互鉴”“比较文学与文明互鉴”“理论反思与文明互鉴”“译介传播与文明互鉴”“翻译诗学与文明互鉴”“文本批评与文明互鉴”“国别文学与文明互鉴”“区域文化与文明互鉴”和“跨界思考与文明互鉴”,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在线上线下对上述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AI翻译带来的冲击和困扰、文学经典的翻译问题,以及对于非洲文学的研究和译介成为了热门议题。
AI翻译问题成为热点
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日千里,随着AI的应用越来越常态化、普及化,唱衰翻译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发表了题为“对外翻译的目的是帮助世界读懂中国”的主题讲话。他指出,AI也许可以替代低层次的翻译,但想要替代高层次的特别是文学翻译仍旧做不到。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与科技背景下,翻译的意义更加凸显,中国离不开外语,也离不开翻译。黄友义认为,国内文学翻译研究成绩显著,但无论是在发行还是推广上都存在能力的限制,存在“理论多、实践少”“外译中多、中译外少”等问题,这些都使得翻译在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此,他强调,文学是“翻译中国”的巨大宝库,中国译者具有当仁不让的时代使命。因而,在精准性、可读性、严肃性与艺术性的考量下,对外翻译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翻译家黄少政的主旨报告激情澎湃,在题为《从零到一——在AI翻译时代做超越AI的翻译》中,他指出,基于大数据+神经学习的ChatGPT翻译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信息类文本译者。然而,根据其发现的英汉互译底层逻辑,认为英语是非动词优势语言。无论是信息文本还是文学文本,译者注定能在与人工智能翻译的较量中稳定胜出。黄少政根据吉狄马加的诗歌翻译、《刘三姐》歌谣翻译实践,结合大量翻译语料与实证调研,细致入微地指明了译者主体性在AI翻译时代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在分论坛的讨论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政指出,OpenAI 将人工智能翻译带入全新模式,但其生成的译文风格与原文之间的隔膜依然存在,这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他举例阐释了人工译者与ChatGPT译文风格扦格的缘由,为大语言模型时代下翻译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考。
文学经典译介承上启下
文学经典的译介一直是翻译领域的重点版块,本次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学者带来了全新的观点和成果。
武汉大学教授罗国祥将伏尔泰与《赵氏孤儿》的关系作为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互鉴的典型案例进行论述。他重申了启蒙的意义,即用理性来对过去封建宗教的蒙昧进行批判,使得人类能够文明、和谐地走向未来。他强调,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促使人类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要在一种道德理性的指导下,使人类回归到自然本性、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类共同利益的理性基础上,如此,才能够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级目的。文学研究者们有责任为此提出更多更好的见解。
汉学家、美国波莫纳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中文教授白亚仁以《探索翻译与编辑之间的边界——金仁顺作品〈春香〉译后感》为题,探讨了翻译与编辑之间的关系,并分享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处理方式。他指出英文读者会在理解《春香》时遇到不同的挑战,作为译者要发挥主动性,对读者难以理解的内容加以解释,以便更清楚地传达叙述者的想法。
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张冰教授关注中国典籍的俄语译本在域外的传播历程。她以比丘林的《汉俄对照三字经》为例,分析了中国典籍域外翻译的文本选择及其阐释,探讨了域外通过文学译本认识并重新评估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揭示出文明互鉴中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非洲文学研究成果斐然
本次研讨会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对于非洲文学的研究成果颇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筱一在题为“现实与想象交织的北非法语文学”主旨演讲中梳理了北非法语文学的发展脉络,阐述文学与历史、现实的关系,并对今天北非法语作家与“法语世界文学”的联系进行了深入阐释。袁筱一指出,北非法语文学的诞生是北非传统、进入新世纪之后的现实与殖民历史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她认为,北非法语文学与传统的国家文学和民族文学有所区别,同时也具有与非洲其他地区法语文学不同的特点。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北非法语文学自诞生起便肩负起“揭露文学”与“抗议文学”的使命,并与1930年代逐渐形成统一力量的非洲法语文学相融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蔡圣勤的发言《当代南非小说中的土地权与经济体制研究》代表了国别文学研究中南非文学研究的新成就。蔡圣勤认为,南非小说呈现出黑人和原住民的强烈呼喊,不少当代小说清楚地表述了当代南非在土地分配问题上的分歧、隔膜与斗争。在很大程度上,这与“非国大”执政期间未全面进行国内各阶级状况分析、反帝反压迫不够彻底有关,进而导致南非拥抱西方的政治制度,难以摆脱并继续受制于西方话语。当代南非小说鲜明地揭示了当代南非人民的需求与抗争,显示出推进文明互鉴、建设共同家园的愿景。
临沂大学教授杨中举发表了题为“中国非洲文学学:理念革新与非洲文学研究的‘新质’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主题报告。他指出,近二十年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秉持文化自觉与学术自信,吸纳国外研究成果中的合理因素,摆脱西方中心主义束缚,把非洲文学平等地放入世界文学版图,确立了非洲文学研究的新理念。他认为,中国学者提出的非洲“非主流”文学说、“四大流散”说、“非洲性”学说等理论,重构了非洲文学研究的新质学术话语体系,把被遮蔽、被边缘化的非洲文学纳入世界文学新体系,成功构建了“中国非洲文学学”。“中国非洲文学学”丰富了国际非洲文学研究成果,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研究的理论观点,为边缘文学研究、第三世界国家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
在闭幕式上,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卢国荣发表致辞。
本次研讨会汇集中西语言、文学与文化等各界学者代表,聚焦区域国别文学文化研究前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文明互鉴的内涵、意义、途径与愿景展开全面思考与深入探讨。正如会议主办方代表朱振武教授在发言中所强调的,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论调可以休矣,“文明冲突”论可以止矣,民族优越论可以停矣,文化隔阂可以消解,民族间隙可望根除,种族歧视等问题可以解决。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对全球性的挑战需要跨越语言、民族、区域和国别的局限,在文明的传承、交流与互鉴中凝结共识,在和谐共存的价值理念中构建文学文化共同体,携手走向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
链接地址:https://m.whb.cn/commonDetail/94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