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沈晓明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时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超级 Account发布时间:2007-05-14浏览次数:1544


    ●近年来,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青少年体育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学生身体素质出现下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背后,是体育精神正在缺失

    ●体育是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思想作风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来,学校体育课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一些较苦、较累、较危险的运动项目(如器械体操、长跑等)后,使学生的勇敢拼搏精神大为减弱

    ●真正树立“健康第一”思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进一步尊重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还孩子们以童年和青春的快乐,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最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源,而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说,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身体素质。从去年12月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举行,到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青少年体育工作,国家如此高度重视,并把青少年体育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其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近年来,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青少年体育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学生身体素质出现下滑。上海市教委、体育局和卫生局联手进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调研显示,上海学生的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指标较5年前有明显下降,肥胖率却呈上升趋势,视力不良率更是居高不下,睡眠普遍不足。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少儿时期的机能状况往往对成年后疾病的产生造成影响,比如儿童肥胖极易引发成年后的心血管病;近视会带来成年后的多种眼疾;而睡眠不足则会影响到智力发展、免疫力和耐力下降。另一方面,城市青少年对室外自然条件(阳光、空气、水构成的自然力)的适应能力也逐步减弱。在一些超常态气候条件下,学生表现出难以适应。这些都可以从大中学生军训情况看出,在室外训练中晕倒的人数日益增加。

    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背后,是体育精神正在缺失。体育是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思想作风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来,学校体育课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一些较苦、较累、较危险的运动项目(如器械体操、长跑等)后,使学生的勇敢拼搏精神大为减弱。医生经常看到城市里有许多男孩到了十几岁碰到肌肉注射还会哭,相比之下,一些较小年纪的“洋孩子”打针不仅不哭闹,而且还会主动撩起衣袖证明自己是“男子汉”。

    分析这些不尽如人意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发现:

    一是受到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国民体质健康的某些指标呈下降趋势,这其实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曾出现过的问题。因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出行坐汽车、上楼乘电梯、工作自动化、生活电器化等诸如此类情况,使人的身体运动机会大大减少,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人的体质下降。

    二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呵护。部分家长溺爱孩子,而对其意志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身体健康很重要,但如果锻炼与学业发生冲突,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牺牲前者。事实上,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家长处于中年期,中年人常常因工作、家务等原因而成为最不注重体育运动的群体,这背后带来的更大危害,是学生体育缺少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是习惯势力与安全压力束缚了学校体育的手脚。这里的习惯势力是指为了提高升学率,一些学校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考试分数轻运动锻炼等现象。同时,令校长们更头疼的是安全问题。一些校长为了避免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取消体育教学中锻炼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运动项目。

    体育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在于树立起影响孩子一生的精神。在笔者40多年的人生道路中,终身受益的不是留美经历,而是少体校生活。体育能让人领悟到要靠实力去拼搏的“竞争精神”、不断挑战新高度的“永不满足精神”和个人永远只是一颗棋子的“团队合作精神”。体育是个“好东西”,一个好校长或是好家长,就应该懂得如何利用体育来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

    当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命题摆在面前。因为它不仅关系着每个生命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更联系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未来20年或30年后,整整这一代人的体质将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此,真正树立“健康第一”思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全社会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们要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高度来认识体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近年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今后,要以学校为抓手,倡导家庭、社会充分认识体育在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民族精神中的无法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尊重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还他们以童年和青春的快乐,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应树立起服务终身体育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两大理念。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中间环节,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因此学校体育要在终身体育中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当今世界,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一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体育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作为基础的学校体育理应确立与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目标定位。

    同时,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我们应当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作者为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来源:文汇报2007年5月9日)